絲綢之路飲食文化研究:“饅頭”是從佛經(jīng)
詞或派生
西安新聞網(wǎng)訊 喜食面食的西安人飯桌上常常離不開饅頭,但您曉得“饅頭”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嗎?在2月8日由陜西歷史博物館和敦煌研討院主辦的“長安與絲路學術論壇”上,蘭州財經(jīng)大學教授高啟安以為,這個中國人熟識的詞匯最早可能源自 “佛經(jīng)”。
坊間傳說:“饅頭”一詞源自諸葛亮
“饅頭”一詞從何而來?坊間對饅頭一詞的來源,不斷傳播著諸葛亮創(chuàng)饅頭之說。
相傳饅頭一詞來源于三國時期。當時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不時襲蜀,于是諸葛亮親身帶兵征伐。大軍至瀘水一帶時發(fā)現(xiàn)那里人煙極少,瘴氣很重而且水有毒。蜀軍中有人提議:殺死一些“南蠻”俘虜,用他們的頭顱祭奠河神。諸葛亮當然不容許,但為了鼓舞士氣,他想出用面粉加水捏成人頭容貌蒸熟,當作祭品來替代“蠻”頭。爾后這種面食就傳播下來。因稱“蠻頭”太嚇人,人們就用“饅頭”取代。一朝一夕,饅頭成了北方人的主食。
據(jù)高啟安教授考證,在宋人高承所著的《事物紀原》中記載著諸葛亮用面粉皮包餡以為人頭糊弄“蠻人”之事,所以有“饅頭”源自“蠻頭”這一觀念,這一觀念由于在魏晉史籍中未有記載,因而被很多學者以為是無稽之談。
專家觀念: “饅頭”由佛經(jīng)中“曼提羅”音譯
高啟安經(jīng)過多年的研討以為 “饅頭”一詞應該是外來語, “饅頭”應是由佛經(jīng)上記載中的食物“曼提羅”直接音譯過來的,該食物傳入中土以后,各地的書寫者依據(jù)讀音寫出了契合本人生活和發(fā)音習氣的文字,早期的史籍中,將“饅頭”寫作“ 頭”、 “曼頭”、“ 頭”、“饅 酉+殳” 直到后來才逐步統(tǒng)一為“饅頭”。據(jù)考證 “饅”字呈現(xiàn)大約在唐代。
華夏大地不斷被以為是蒸作飲食文化的中心,早期古人也將饅頭稱之為“蒸作食”,而西域以西,同為面粉發(fā)酵后的面包類食物則多以烤制為烹飪方式,既然“饅頭”一詞為佛經(jīng)中的泊來語,那么在古代為何小麥面粉發(fā)酵類烤制食物與中國的“蒸作”食物會以同一個稱號表示?
高啟安教授以為,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會依據(jù)不同的天文位置做出相應的改動與交融,飲食文化也是如此, “曼提羅”本來表述的是烤制的饅頭,但這類食物傳入中原后,與中原傳統(tǒng)的蒸作方式相分離,變成了一種外鄉(xiāng)化的蒸食。固然加工方式改動了,但依然保存了原來的音譯稱號,只不過在開展過程中,中原人依據(jù)本人的了解,創(chuàng)造了更為表意的漢字,使之看上去更像個食物稱號,“饅頭”一詞也因而傳播了下來。
在高啟安教授看來,饅頭固然是普通的食物,但卻承載著絲路飲食文化傳播的宏大歷史意義。